通过我们的一些数据,如果这个老人自己不能上卫生间,这就需要有人帮他解决这个问题。中国健康寿命长期调查:08-09年,65岁以上老人,对于高龄的老人采样非常集中,百岁以上的老人有3千多,人口的实际比例做了权重调整,有22个省。
测量老年护理需要,是否需要医疗服务并不是很准确,但是看老年人有没有常见的慢性病,然后看家庭成员的护理,对日常生活的帮助。日常生活的部分比较复杂,包括四个纬度,日常生活功能有6个方面,都有每个档次。认知功能也是四个方面,也有很多档次。还有情感,是不是抑郁、行为交流。视力也是有几个档次,然后根据档次计算出分数,根据他这个档次需要什么样的需求,做居家养老有6个模式,一个是家庭成员护理,第二进养老院,第三护理院,可以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,包括有养老、医疗服务叫做护理院,然后就是居家,一个是家庭成员可以提供服务,但是需要医疗服务,经常家里有人但是需要上门医疗护理,但是不能上门医疗护理就要住到医院了。日常生活的支持要能够做到,后面一种模式,有病还需要社区的医疗服务。根据我们对他的健康状况,家里有没有人护理,有没有病,把他分到这6个模式里面,这6种模式,居家养老这6种模式都可以做好的话,这个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?
全国的数据来看,需要护理院占3.2%,这个数据和美国真正住在护理院的人数非常接近,但是医疗服务要跟上,如果跟不上,这个量非常大,6.7%,如果这些人没有很好的社区医疗支持,可能会到医院或者是到护理院。前一段时间有政策说民政要建养老院,建了很多,但是没有医疗支持很多人不住进去,还有服务质量等等问题,医疗服务是很大的一块。
农村和城市这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。总的来说,农村能够完成家庭护理的人比城市强一点。如果社区可以做好,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,对于护理院和养老院的需求都可以下降。把社区的这些护理、医疗做好。但是社区不愿提供家庭病房。如果社区做得非常好,护理院的床位随着老人的增长,床位会大大的降下来,现在更多的需求是护理院。但是过了2025年,对于养老院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,但家里有没有人提供护理。根据中国今后的出生率,家庭结构越来越小的,那这个时候家庭护理人数也越来越小。
结论是说,重点资助养老院的政策与需要不符,社区的床位都是满的,但是养老院就不一样,老人护理对养老院的需求并不高,有社区支持0.3%,社区支持的效果1.1%。
|